电 话:0538-8629068
传 真:0538-8629069
网 址:guotaiminan.net
技术咨询qq:2020720991
泰安市国泰民安生物科技限公司
地 址:泰安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在水产养殖的实践中,如果没有重视冬季管理的鱼塘,在来年年初往往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那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冬季池塘管理该注意哪些要点呢?
一、冬季鱼塘的特点
1、底质的特点
经过夏秋季的高峰投喂和快速生长期,大量的投饵造成池塘底部的淤泥越积越厚,而温度的降低也减缓了有机质分解转化的速度,池塘的底质往往会处于高度恶化状态,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是池塘养殖常见的现象,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的冬季。
2、水温变化规律
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也随之下降,封冰后水温继续下降,最低温度一般出现1月底至2月初,随后气温的逐渐升高至解冻。未保持较高的水位、换水温差过大、不适当时间开启增氧机均可能降低水温,导致鱼体被冻伤或冻死。
3、水中溶氧变化规律
先降后升,以冬至最低。冬至前后日照时间短,光线相对较弱,溶氧量降至低值,此时水体含氧量仅为2~3 mg/L,有的甚至降低至1 mg/L以下,随后溶氧逐渐上升。
越冬前未对越冬池进行肥水,水体中浮游植物生物量过低,最终导致溶氧不足。
4、水体透明度的变化规律
先升后降,以12月底左右最大。冬季的光合作用相对差,水体氮循环相对弱。在水温比较低时,池塘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相对其他季节来说是非常慢的。
二、冬季鱼体变化
鱼本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越冬成活率的关键。在低温情况下,体内的脂肪是其主要的能量源。因此,肥满度低、前期脂肪沉积不足等引起体质差的均会导致越冬障碍。
1、冬季水温过低时,鱼体代谢强度减缓,很少摄食或者不摄食。
2、在冬季,鱼体对溶氧的消耗显著降低。
3、鱼体出现应激反应。
冬季养殖管理的关键点就是根据冬季水质的特点和水生生物的生理特点,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三、冬季水产养殖管理关键点
1、加深水位
偏浅的水位很难维持水温的稳定,所以在降温四五天前就要将水位慢慢提高,由于外源水的水温会比池塘水温低,所以加水要注意缓加,控制好流量,慢慢加即可。
水位加深之后要特别注意增加池塘底部溶氧,注意改底并配合氧化分解水体有机物。一般低温季节(达到4℃时)慎用增养机,会造成水温迅速下降。
2、肥度适宜
保持好池塘的适宜肥度,以利于提供充足的溶氧,养殖后期,由于大量投饵,池塘一般不会缺乏氮源,水瘦的水体应在时好天气适当补充磷源(磷肥)和碳源(糖类)以促进藻类和有益菌增殖。
3、投喂合理
冬季水体的微生物活跃度相对低,所以在水温低时,养殖池塘水质感觉会相对比较稳定,如果大量投喂各种原料(如黑麦草,白菜等),则会导致底部残饵堆积,为回温时水质恶化带来了伏笔。尽量选择高消化的饲料产品,适时调节投饵率和投饵间隔,低水温合理投料,尽可能减少残饵堆积。
4、及时上市
部分鱼类已经长成出塘规格,看准行情适时上市,及时降低池塘负荷回笼资金。由于气温已降至20℃以下,水霉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拉网后不达规格回放鱼类,应做好水霉病的预防工作。损失惨重的多数鱼塘存塘量过大。
5、慎用消杀类产品
水温低于20℃后,使用杀虫药物应注意,一般不选用菊酯类药物。由于温度已降至很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发挥受到抑制,冬季水产养殖避免使用微生物制剂。低温季节尽可能不要随意的使用消毒剂,从而达到保持藻相,菌相稳定的目的,保证水体的氮循环顺利进行。
6、加强管理
加强巡塘,及时调整异常的水质指标。做好迎接每一次气候从晴转阴暖转冷、冷转暖阴转晴的工作。每一次气候的转化,往往就是秋冬季养殖水质管理的关键点,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温度降低,放松警惕,结果在秋冬季损失惨重。气温急剧下降易于形成池塘密度流,存塘量大的池塘极易发生缺氧泛塘事故,需注意防范。
(1)水质较差水体,应及时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调节。
(2)每次从晴转阴暖转冷的秋冬季节最危险的时期,特别是存塘量过大水色过浓的塘口,需在降温前做好抗应激和消除池塘氧债,才能安然越冬。
7、早春回温时候的措施
(1)水温回升初期建议不要急于加大投料量,加料最好还是缓缓的加。
(2)回温前可以采用换水等方法,尽可能降低水中、底泥的已经分解或者积累的含氮物质,避免水质出现大幅度变化。春季一旦发现水有太浓的迹象,使用化学底改抑制底泥向水体提供营养。
(3)如果水温变化太大,可以使用解毒和抗应激类产品帮助水生生物应对水温变化太大的伤害。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