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泰安市国泰民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538-8629068

联系我们


电   话:0538-8629068 
传   真:0538-8629069 

网   址:guotaiminan.net
技术咨询qq:2020720991 

泰安市国泰民安生物科技限公司

地 址:泰安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不要盲目加开增氧机,过高的溶氧对养殖并无增益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行业动态

不要盲目加开增氧机,过高的溶氧对养殖并无增益

发布日期:2025/6/17 13:13:33 点击:165

水产养殖业内有个共识:养鱼首先要保证溶氧的充足,所以一定要多开增氧机。

 

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至理名言,后半句却不见得一定正确。

 

溶氧是水体中诸多水质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溶氧的不足会导致养殖鱼虾的吃料减少、饲料系数的增加、水质的恶化和病害的频发。可以说,如果鱼虾塘的溶氧得不到保证,成功养殖就无从谈起。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主要来源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主要来自于三个途径:藻类的光合作用、增氧设备的机械增氧和换水。

 

传统上来说,养殖水体的溶氧主要来自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有早期的研究指出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占总氧气来源的60%以上。但这个数值是以十几年前低密度低机械增氧的养殖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

 

在现代的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中,水体中的氧气主要来源早就不是藻类的光合作用,而是增氧机、扒水机和罗茨风机的机械增氧。

在珠三角地区有过养殖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养殖存塘量超过5000/亩的密度的时候,如生鱼塘、加州鲈塘、罗非鱼塘、斑点叉尾鮰鱼塘等,水色都是偏黄浊色,藻类缺乏,再说光合作用的产氧占多大比例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可以不客气的说,在这种高密度的养殖鱼塘中,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占总产氧的比例不会超过30%

 

机械增氧,才是鱼塘溶氧的最主要来源,是现代高密度养殖的最重要基石,没有之一。增氧机的发明,可以说是现代水产养殖业中最重要的发明,没有之一。

那么,既然溶氧对鱼虾那么重要,既然增氧机才是鱼塘溶氧的最重要来源,那我们是否就应该去尽量加开增氧机来达到增加溶氧的目标呢?

 

答案是否定的,其一是因为过高的溶氧对鱼虾并不一定有好处,其二是单纯依靠增氧机也不能无限地增加水体溶氧含量。

 

过高的溶氧对鱼类也许有害无益

陈德举等在2019年的研究中指出,水体溶氧在达到4.5mg/l的时候,基本就能满足吉富罗非鱼的溶氧需要,继续地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含量,并不能显著地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

 

也就是说,在溶氧达到4.5mg/l的时候,继续通过增氧设备增加水体的溶氧,这部分的投入在经济上的角度来说并不能获得对应的回报,这部分的投入就相当于是被浪费掉的。

 

下同


而在杨凯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中甚至指出,当溶氧超过了6.8mg/l后,黄骨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反而会随着溶氧的继续升高而下降,也就是说过高的溶氧会抑制黄骨鱼的生长和摄食。

 

溶氧不足会抑制鱼虾的生长这个很好理解,一方面,低氧水体会限制鱼的摄食活动, 使鱼类表现出强烈的厌食行为,会让鱼虾吃得少,自然就大的慢。

 

另一方面,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成生长能都是需要氧气的参与,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食物的转化和吸收反应就会被抑制,使得食物消化吸收不完全就被排出体外,而这就是缺氧鱼塘的饲料转化率更低的原因。

 

而当溶氧过高的时候,过饱和溶氧使鱼体的鳃和其它组织细胞受到氧化损伤, 进而影响呼吸和生长代谢。

 

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最强,趋向两端时减弱,然后被抑制。即使是看起来最无害的氧气,也是符合这个耐受性定律。任何的事物,哪怕一开始是有益的,也是过犹不及。

 

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自己的品种的需氧浓度在哪个范围,在溶氧达到了这个范围后,就要告诉自己,已经够氧了,不需要再纠结如何继续增加水体溶氧。

 

而对大多数的淡水养殖鱼类来说,日间平均溶氧达到6mg/l,夜间溶氧不低于4mg/l,就能满足鱼类的溶氧需求。

 

机械增氧是有极限的,并不能无限地往水里打氧气

在藻类丰富的水体中,由于浮游植物旺盛的光合作用,中上层水体在晴天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可能会测出过饱和的溶氧含量。

 

小编就曾经在蓝绿藻非常丰富的草鱼鱼塘测出过12mg/l的日最高溶氧,而按30℃水温的淡水水体来说,溶氧的饱和度在7.5mg/l左右,这是非常明显的过饱和现象。

 

这是由于在晴天下午,茂盛的藻类进行高强度的光合作用在中上层水体产生的溶氧积累,而又来不及被逸散到空气中,而短期积累在中上层水体的现象,但会随着黄昏的到来,光照减弱而迅速被消耗。

 

而在高密度的养殖中,依赖机械增氧作为主要增氧方式的鱼塘,增氧机对水体的增氧是持续而缓慢的,通过水汽交换而溶进水体中的氧气,在供给养殖鱼类耗氧和水体的其他呼吸消耗后,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会逐渐积累,直至积累到当时的饱和溶氧量,然后再在增氧机的搅动下逸散到空气中。

 

因此,如果当你发现水体中的溶氧量已经达到7mg/l左右后,其实就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增氧机,因为即使你再怎么加开增氧机,也很难继续增加水体中的实际溶氧量。

 

   本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