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538-8629068
传 真:0538-8629069
网 址:guotaiminan.net
技术咨询qq:2020720991
泰安市国泰民安生物科技限公司
地 址:泰安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出什么症状,当肉眼能看到症状时,菌丝已向鱼体伤口侵入,并可能已深入至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故俗称 “白毛病”。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使组织坏死,同时鱼体负担过重,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感染了水霉的病鱼和鱼卵,由于外菌丝长满成棉絮状,故肉眼可以辨认出。但由于水霉的感染往往是由于鱼体受伤后, 细菌和寄生虫侵入而发炎引起的。掌握这一特征,更有利于辨认鱼病病状而正确确诊。
水霉病的流行特点
终年均可发生,尤其在早春、晚冬及阳光不足、阴雨连绵的季节更为多见。是鱼类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各地均有流行。水霉菌在15℃左右时生长最活跃。对水产动物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水产动物都会被侵染。
1,水霉菌一年四季都在淡水或半咸水中存在生长,海水中几乎不太容易发生水霉病。夏秋季节水温较高不利于水霉菌的繁殖,这就是一旦发生水霉病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用食盐水消毒的道理,而且夏秋季节水霉病发病率很低。
2,水霉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而不是细菌,所以在选择防治药物时应注意用对真菌有杀灭抑制作用的药物而不是选择常用的杀菌药物,水产上常用的主要有聚维酮碘、戊二醛、水杨酸、五倍子,硫醍沙星等。
3,鱼不受伤是不会患水霉病的,因为鱼体有粘液和鳞片的保护,水霉菌很难侵入,所以不管是日常管理或捕捞运输,小心操作,不使鱼类受伤就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当然寄生虫侵袭的伤口也容易给真菌的入侵打开通道。
4,当你看到鱼体上长毛时,其实已经是水霉病的后期阶段,初期肉眼看不见病症,当肉眼看见长毛时,菌丝体已经侵入鱼体损伤部位。所以一定是预防为主,在拉网、捕捞、运输后应及时泼洒药物防治水霉病蔓延。
5,水色越淡、水越清的池塘水霉菌病发生率越高,因为细菌藻类的繁殖会对水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一旦发生水霉病不建议使用杀藻、杀菌强的消毒药物。
6,鱼的体质越壮抵抗疾病的能力越强,所以春天早开食利于鱼体恢复,即使患病恢复的也快。
水霉病的预防措施
1,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
3,防止机械损伤:拉网抓鱼、换池等操作时,尽量减少鱼体损伤。进行这些操作后,水体要及时消毒,帮助鱼体伤口尽快愈合。
4,合理放养密度,要给鱼类留足空间,减少擦伤。
5,管理好水体环境,减少寄生虫、细菌的感染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