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538-8629068
传 真:0538-8629069
网 址:guotaiminan.net
技术咨询qq:2020720991
泰安市国泰民安生物科技限公司
地 址:泰安市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
氨氮、亚硝酸盐以及硫化氢,几乎在整个水产养殖周期内,养殖朋友要极力的去避免自家塘口这几个有害物质超标,而我们也经常在推送里说,尤其是每年的高温夏季,这“三毒”被提及的次数更多。
原因在于,夏季氨氮亚盐以及硫化氢更容易超标!
不少养殖朋友对于这“三毒”的了解,只是基于“水来土掩”,换言之,塘口内这些指标超标了再去处理,对于“三毒”的出现,一些水产人没有去提前规避的意识。
所以,今天我们就再来聊聊这“三毒”的产生以及规避应对措施:
【一】氨氮是如何出现在你家塘口的?
氨氮,对水产养殖物来说,有毒且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之所以会出现在你家塘口内,大致原因是你家塘口2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1.溶解氧、沉淀有机物质
当池塘中的溶解氧率不足的时候,这时期水体会产生反硝化反应,也就是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2种物质会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进而就会使得氨氮这类有毒物质诞生。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平时泼洒的肥料这类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有机物质,如果平时没有定期去改底,这类物质会被池塘的微生物细菌给分解,形成氨基酸,之后进一步再分解的活,氨氮就诞生了。
而且,如果这时期你家塘口的PH值也出现了问题,氨氮的毒性还会跟随PH值而变化,简言之,塘口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
2.如何去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氨氮问题?
很简单,氨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反过来按照原因来做预案,即,在高温夏季,包括梅雨时期的阴雨天前后要注意开启增氧机或者是增氧片,一句话,保证塘口水体溶解氧指标处于安全范畴。
同时,塘口要定期进行改底,消除消除底部残留的包括诸如菊酯在内的毒素,频率上建议养殖前期10天一次、中期7天一次、后期3天一次。
【二】亚硝酸盐是如何出现在你家塘口的?
多数情况,亚硝酸盐的出现源自于我们自己!因为多数亚硝酸盐的来源都是源自于人为投入的有机、无机氮肥,这些氮肥在水体中会逐渐产生氨,和前面氨氮物质产生过程类似,经由这类氮肥产生的氨会和水体硝化细菌作用,产生硝化作用,将其逐步氧化为亚硝酸盐之后再转变为硝酸盐!
但如果在最后一环节中,塘口底部处于缺氧状态,那么硝化反应就会中断或者受阻亚硝酸盐就无法在进一步转化,只能大量堆积下来,这样就造成了塘口亚盐超标问题。会直接影响养殖物的血液载氧能力,引发慢性亚硝酸盐中毒,虾蟹会有进食欲望降低,活力差、呼吸困难等情况。
如何去规避这类情况?
常规的建议就是:适量提高水体溶氧水平,同时保证池塘藻相平衡、保证水体PH值稳定,让水体中的硝化反应正常完整的进行完,以此来避免亚硝酸盐的出现。
【三】硫化氢是如何出现在你家塘口的?
当塘口底泥发黑,发臭,有股腥味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意味出现了硫化氢问题,至于为何会发黑,原因在于水体中的硫化氢和塘底泥土里的金属盐形成了金属硫化物,而表现就是黑色。
因此,底泥发黑很多时候也是硫化氢问题的标志!
硫化氢出现的原因:
硫化氢之所以会出现,因素大致有2个,一个是池塘含有的硫化物还原菌,在碰到塘底出现低氧甚至是缺氧状况时,会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为硫酸盐,产生硫化氢,另外一个则是厌氧菌在分解塘底残饵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硫化物后,产生的硫化氢物质。
而当水体中的硫化氢超标之后,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就会进入鱼虾蟹体内的组织和血液,引发系列中毒情况。
一般来说,水产养殖物的硫化氢中毒也都有症状预警:
河蟹症状:底板、鳃丝发黑、螃蟹爪尖先发红后发黑;
虾类症状:泳足和步足会先发黄后发黑,以急性中毒为主;
鱼类症状:鱼鳃盖紧闭,鳃丝为褐色,活力减弱,鱼血色成褐色;
如何去规避塘口内的硫化氢问题?
四步走:
1.增氧(高含氧量的环境会将硫化氢转化为无毒物质);
2.调节水体PH值(PH值越低硫化氢毒性越大);
3.改底(清除底部沉淀物,清塘时最好翻耕暴晒);
4.换水(有条件可定期定量换水,降低水体有机物的浓度)。
(声明:文章来源网络,因来源无法定论的未署名作者,若有侵害您的利益或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